发表于《中国应用法学》杂志2023年第5期刘崇理,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二级高级法官唐荣娜,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四级高级法官助理内容提要:本应显名的实际出资人如不能显名,不仅损害实际出资人的合法权益,也有损公司治理。《九民会纪要》第28条对《公司法解释(三)》第24条关于实际出资人显名需经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的规定进行了解释,将明示同意扩大到默示同意,即对实际出资人行使股东权利未提出异议。审判实践中对何为..
2023-10-30
2023年10月21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企业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邮电大学等承办的中国行为法学会企业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第六届中国企业治理高端论坛在重庆召开。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岳彩申,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李林、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孙佑海、中国电子节能协会理事长黄建忠等以及来自中共中..
2023-10-27
执行工作是维护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最具体的环节,为了让公平正义加速到达,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法院让审判考虑执行、让执行了解审判——积极探索建立执行督促机制亲眼见证着最后一笔执行案款如期汇入申请执行人账户,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人民法院副院长王世艳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真的太不容易了!从案件分到我手里到现在执行完毕,已经过去10个月..
2023-10-26
洪刚,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研究人员。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审判中的证据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FXC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文章来源:《法律适用》2023年第10期摘 要数字平台发挥着预防和打击信息网络犯罪的独特价值,其参与犯罪治理可以克服传统公权力主体一元治理机制的缺陷,形成“公私合作”治理模式和机制。但数字平台犯罪治理责任与业务经营者的角色之间存..
2023-10-23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民商法学博士。文章来源于《法律适用》2023年第10期。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国企改革背景下公司集团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SZ201710011008)的阶段性成果。摘 要委派董事是我国公司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未明确董事“委派”与“选举”的关系,不利于解决实践中“大股东瓜分董事会席位”、“双头董事会”和“股东权滥用”等治理乱象..
2023-10-20
作者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选自《人民论坛》杂志10月(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世界现代化浪潮的演进脉络。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世界各国都在不懈追求现代化。美国著名学者沃勒斯坦根据对《牛津英语字典》的考证认定,人类早在1585年已经开始使用“现代化”一词了。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欧、北美等西方国..
2023-10-19
作者系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刊载于《中国应用法学》2023年第5期内容提要:审判机关适用合规从宽政策的案件范围,一方面取决于合规的性质,另一方面取决于司法机关及其办理的案件的性质。企业所有的经济纠纷和违法犯罪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没有实行合规或者合规管理不到位有关。审判机关对涉案企业提出合规司法建议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司法现代化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刑事合规中,应当继续坚持检察..
2023-10-18
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就典型案例发布的意义和影响,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王连增。王连增表示,发布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决落实。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民营经济素有“56789”的特..
2023-10-17
陈云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法学会《法治社会》主编等。来源:本文系作者2023年9月9日在广州图书馆中央法务区分馆开馆仪式所作报告,法学学术前沿首发。许家印被控制了,疯狂圈钱的魔头终于被擒住了,这是产业金融化模式终结的信号!当前经济面临着严重的下行压力,一些地方财政吃紧。特别是一些外向型城市,像深圳、东莞尤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般人认为一是西方国家的打压制裁,造成出口和进口..
2023-10-11
作者系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摘 要刑事涉财判项的执行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因为案外人的执行异议而受阻,既有处置方法的先天局限与应对乏力,加之正当法律程序的缺位导致“程序倒流”。导致上述现象的背后原因是刑民法律关系、适用程序和证明标准的交织。有鉴于此,在法律正当程序原则的指导之下,以“程序分流”为前提,针对现行涉案财物权属的刑事径行裁定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就所涉刑民..
2023-10-10
主管单位:大小单双正规平台
主办单位:大小单双网址平台
学术支持:大小单双平台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