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单双正规平台

单双大小平台

返回顶部

8亿多修缮的古城被破坏,文物保护为何沦为空谈?

发布时间 : 2023-08-23 浏览量 : 3895

古建筑群(来源:央视新闻)

 

“甘肃榆中县斥资9亿元打造市民公园项目”的事件才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没多久,最近甘肃天水花费8亿多元修缮的明清时期文保院落——天水古城又上热搜。

 

与市民公园不同,天水古城之所以上热搜,并非是因为不菲的修缮费用,而是由于修缮后的文保院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反而被商业开发得面目全非。

 

根据天水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1年,天水市拨付了超过8.88亿元的资金,主要用于抢救性保护该片区的古建筑。一番修缮后,该片区的29座文保院落得以“复活”。其中,包括省保级1处、县保级3处、保护点25处。

 

但不到两年后,花大成本修缮的文保院落就被改造成了游客消费场所,比如赵氏祠堂后面的第三院,重新刷了漆,刻有棱角的物品全部被磨平。有的院子为了方便顾客上下,经营者把原来的楼梯都取掉了。

 

如此这番对古建筑的“利用”,十分令人痛心。类似大肆“加工”的行为,难道相关的主管部门全然不知?文物保护流于形式的背后,恐怕与地方对文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监督乏力有关。

 

进一步思考,如果说不重视,又何苦花费巨资进行修缮?如果说重视,又为何对引进的经营项目无从监管?事实上,如果把保护与开发视为一个整体,其背后的行为逻辑就不难理解了。毕竟如果没有前期的抢救性保护,就很难有后面的商业开发。

 

那么,对文物的保护是否应当服务于商业开发?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此来看,重视程度不够、监督乏力的背后,更多的是“重发展、轻保护”的思想和观念在作祟。

 

这种短视的政绩观并不少见。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绩指挥棒下,过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文物的保护。从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到江苏镇江入围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多地曾曝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毁的事件。

 

作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建筑不应沦为商业利益的牺牲对象。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如果当地政府不能切实履行职责,自觉抵制商业侵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根基将严重受损。

 

从这个层面上看,天水古城并非个例,文物保护依旧任重道远。

 

当然,聚焦该事件来看,相关责任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的背后,是否还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调查核实。

 

来源:官察室

 

主管单位:大小单双正规平台

主办单位:大小单双网址平台

学术支持:大小单双平台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