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2024年5月2日,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341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2743.8万元。经查,这是一起在文物修缮工程施工过程中,事发单位安全管理缺失,施工单位违法违规明火作业,监理单位放任失职,设计单位违规设计,属地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单位履职不到位而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河南省政府成立了河南大学明伦校区“5·2”火灾..
2025-01-26
马某虚假诉讼案——指使公司人员出具虚假借据逃避个人债务【基本案情】马某于2012年至2016年担任某置业公司法定代表人。2007年至2013年,马某多次以个人名义向黄某等6人(均另案处理)借款共计171万余元。2016年至2018年,黄某等人陆续要求还款时,马某谎称上述借款用于某置业公司项目建设,并指使某置业公司工作人员出具某置业公司向黄某等6人借款的虚假借据6份,总金额250万元。2017年至2019年,马某指使黄某等人持虚假借据提起民间借贷纠..
2025-01-25
设立国家公园、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对于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改革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典..
2025-01-13
案情简介安某年底结婚要拍婚纱照,因为身体肥胖,一直比较焦虑,偶然间在微信看见夏某通过朋友圈宣传可以减肥,遂向其咨询。夏某向安某推荐其所销售的减肥药,2024年5月10日其在夏某处买了10粒,付款199元,2024年5月22日在夏某处购买60粒,付款1194元;2024年6月13日在夏某处购买120粒,付款2388元,两天服用一粒。安某称在第一次服用该案涉产品时便出现身体不适状况,随后了解到该减肥药属于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三无产品..
2025-01-13
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件依法惩治农村黑恶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介绍,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法院深入始终保持对黑恶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持续整治“村霸”,依法打击农村家族宗族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持续推动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一是坚持依法严惩。5个案例均对“村霸”和家族宗族黑恶势力予以严厉打击,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方针,对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
2025-01-09
鲁法案例【2024】803案情简介被告李某某于2017年到原告公司工作,同年9月1日,被告向原告出具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承诺书,自愿放弃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权利和相应的社保费用。原告未给被告缴纳工伤保险。后被告李某某下班途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受伤,经认定,其不负事故责任。事故发生后,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其因事故造成的各项损失(含医疗费)由保险公司及责任方进行赔偿。同时,李某某受到的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相..
2025-01-08
为指导各级法院妥当处理涉侨纠纷,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了一批侨益司法保护参考案例。最高人民法院选取了其中5件案例,以专题案例形式对外发布。该专题参考案例涵括归侨养老服务、侨企权益维护、未成年人抚养、侨产确权、涉侨群体性纠纷化解等不同类型,展现了人民法院与侨联组织立足各自职能、通力合作,实质性化解涉侨纠纷的新成效。案例1陈某某诉湘潭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案——依托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妥处纠纷关键词民事服务合同..
2025-01-08
案例简述A公司主营生物医药产品研发、销售业务。2022年6月李某入职A公司从事药品销售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竞业协议》,约定李某负有竞业限制义务,并约定了竞业限制补偿标准和违约金,李某违约的,应支付违约金并归还竞业限制补偿金。2022年9月,李某从A公司离职,之后A公司一直未向李某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一年后,A公司了解到,李某离职后入职B公司继续从事药品销售工作。A公司认为李某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构成违约,故诉至法院..
2025-01-07
202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及人民法院保护科技创新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民三庭庭长李剑,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出席发布会。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及典型案例的基本情况。案例一:依法保护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无创产检诊断..
2025-01-07
“量身定制”审计报告、核查验证“走过场”、协助企业修改财务数据……1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3件依法从严惩治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警示会计、审计、保荐、法律、资产评估等各类中介组织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彰显依法从严全链条惩治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司法态度。据悉,2021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财务造假相关犯罪案件206人。其中,2024年1月至11月,起诉82人,同比增加78.3%。2021年以来..
2025-01-03
主管单位:大小单双正规平台
主办单位:大小单双网址平台
学术支持:大小单双平台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